
打磨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,打磨车间打磨的是铁件,共有两种型号的打磨机:A型与B型。其中A型打磨机共8台,外形尺寸(mm)为700×600(长×宽);B型打磨机共8台,外形尺寸(mm)为700×600(长×宽)。已知A型打磨机产尘量为8kg/h,B型打磨机产尘量为10kg/h。要求对A型与B型打磨机的粉尘选用合适的集气罩进行收集,打磨机工作台距二楼地面高1.2m。
控制点的控制风速Vx=5.5m/s 接受式集气罩:接受由生产过程(如热过程、机械运动过程)中产生或诱导出来的污染气流的一种排气罩。特点:罩口外的气流运动不是由于罩子的抽吸作用,而是由于生产本身过程产生。
集气罩的设计选择原则:
1.改善排放粉尘有害物的工艺和环境,尽量减少粉尘排放及危害。 2.集气罩尽量靠近污染源并将其包围起来。 3.决定集气罩的安装位置和排气方向。 4.决定开口周围的环境条件。 5.防止集气罩周围的紊流。 6.决定控制风速。故,本设计采用接受式侧排气罩。
输送管道的布置原则
一般情况下,管道配置应遵循下列一般性原则。
(1)管道系统配置应从总体布局考虑,对全车间管线通盘考虑,统一规划,合理布局,力求简单、紧凑、实用、美观,而且安装、操作、维修方便,并尽可能缩短管线长度,减少占地与空间,节省投资。
(2)对于有多个污染源的场合,可以分散布置多个独立系统,也可以采用集中布置成一个系统。在划分系统时,要考虑输送气体的性质。当污染物混合后会引起燃烧、爆炸;不同温度、湿度的烟气混合后会引起管道内结露;或者因烟尘性质不同而影响净化效率及综合利用时,则不能将其合在一个净化系统内进行处理。除此之外,课考虑采取集中或组合式净化系统来处理各种受污染气体,获得更好的净化效果和经济效益。
(3)管道布置应力求顺直、减少阻力。一般圆形管道强度大、耗用材料少,但占用空间大。矩形管件占用空间小、容易布置。管道铺设分明装和暗装,应尽量明装,不宜明装方采用暗装,以方便检修。管道应尽量集中成列、平行安装,并尽可能靠墙、梁、柱、设备及管道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,以满足安装、施工、管理、维修及热胀冷缩等诸因素的要求。
(4)尽量避免遮挡室内采光和妨碍门窗的开闭;应避免通过电动机、配电盘、仪表盘上方;应不妨碍设备、管件、阀门和人孔的操作和检修;应不妨碍吊车通过。
(5)水平管道的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,以便于放水、放气、疏水和防止积尘。 (6)以焊接为主要连接方式的管道中,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法兰,方便检修、安装。 (7)管道和阀件不宜直接支承在设备上,需单独设置支架和吊架;保温管的支架应设管托;管道的焊缝应布置在施工方便和受力小的位置,焊缝不得位于支架处。
(8)对于除尘系统的管道,在采用水平敷设时,应保证足够的流速,以防积尘。一般尽可能采用垂直或倾斜敷设,倾斜角度不小于烟尘的安息角。对于容易积尘的管道应设置清灰孔。当气体含尘浓度较大时,应将风机设于净化装置后面。
1、系统工艺流程
扬尘点所产生的粉尘在主风机负压作用下,经吸尘罩、导风管进入除尘器,经滤袋(外滤式)净化后,洁净的气体由主风机抽送入排气筒,排入大气;除尘器收集的粉尘掉入灰斗。
2、系统工艺特征
低阻力、大流量、效率高。
根据低阻力、大流量、效率高系统工艺,优化管网设计,降低系统阻损。采用流速控制法,确定系统管道经济流速为16—19m/s。措施:
(1)合理布置管网结构,尽量减少弯头及管道突变等产生的局部阻力。
(2)选择合适的管道截面形状。
(3)采用低阻值的除尘器及结构且阻力控制平衡。
(4)合理布置管道与捕集罩排风口、除尘器进出口及 风机的相对位置,降低系统阻力。
(6)选择合适的风机及电机。